业务平台现已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某些领域甚至呈现出赢者通吃市场的局面。因此,企业平台战略的发展不仅要从专业化向广泛化转变,更应不断重组基础架构和专业技能。
对于企业而言,长期积累的数据比黄金还珍贵。可事实上,全球约80%的数据都位于企业防火墙之内。数据的使用量、使用范围、整合方式等因素,决定了谁能真正享受到数据红利,并决定着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大部分企业蓝图虽能揭示现有问题,但均未描绘未来状态。此外,企业蓝图也没有针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革进行谋划,而这本应是其主要作用。只有以智能方式统筹谋划开放式混合架构,才能真正实现有计划的企业发展。
在业务平台上运营的认知型企业通常会集中力量成为某个主要领域的佼佼者,无论是客户体验还是供应链方面。要实现这种雄心壮志,则需要以AI来实现敏捷性与智能化,通过统筹企业内智能设备甚至人员的互动,重新思考工作流程。
企业敏捷性并不是企业所做的事情,而是企业取得的成就。换句话说,企业敏捷性将为企业文化转型、新型工作方式以及整个企业学习活动的指数增长奠定基础。因此,认知型企业需建立跨越组织边界的敏捷团队,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关键领域的发展均会实现新突破。
企业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他们所进行的其实是人才竞争。2018 年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 (Conference Board) 最高管理层挑战调研和最近的 IBM 全球最高管理层调研,都将人员技能列为 CEO 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任何重塑员工技能,实现人才技能升级的公司,都将从根本上激发组织潜力。
安全问题已成为一场拉锯战 — 既需要营造无摩擦的客户体验,又需要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因此要在两者之间实现某种平衡。通过结合人工智能 (AI)、适当的人才以及有效的监管措施,就能够加速转变网络安全模式,反守为攻。
每年有1500亿个橙子被浪费,随之浪费的还有投入其中的人力、资金以及自然资源。而当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到运输环节,旅途中的温度、湿度与水果成熟度等重要信息都可以被实时看到,更能完成端到端的信息溯源,减少浪费的同时,亦保证新鲜安全。
传统农业总是习惯于靠天吃饭,但数字技术的介入,正在让农业生产也能开始“预测未来”。通过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等技术的应用,无论土壤、气候、还是产量预估,都能通过数字化的虚拟农场进行查看,监控农作物生长,并提前预知干旱、虫害等警报,让天时地利充分为人所用,在科技的帮助下,开启智慧农业的新时代。
每年有6亿人因误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生病,而微生物基因图谱则能令人们迅速辨别它们的好坏。通过绘制基因图谱,人们不仅能够避开那些足以令身体致病的微生物,还能利用数百万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来保护食物。无论农场、工厂、还是食品商店,都将借助分析微生物基因组成的全新技术,帮助人们从这些看不见的伙伴中,获取关于食品的安全信息。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美国就有7600万人食物中毒,其中5000人因此丧生。而AI传感器的介入,则让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够普及到每一部手机。只需打开手机摄像头,基于光学技术的便携式分析仪就能在短短数秒间给出食物成分、病菌、细胞乃至DNA序列的相关信息,让病从口入的几率大大降低,更将食品安全提升至了新的领域。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制造了足够填满8000个体育馆的塑料,再过30年,海洋里的塑料数量将比鱼群更多。而改变的契机,或许是一种名为“Volcat”的全新回收方法。它可以将某些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直接分解为可二次利用的生产原料,从而改变人们丢弃和制造塑料的方式,真正实现控制并减少塑料污染的期待。